聚贤馆与显德殿的距离,不算远也不算近,如今老师都走了,学生也不可能在学堂里干等着。
于是,在李承乾、李泰兄弟的带领下,孔老头前脚刚走,他们后脚就离开了。
而另一边。
尚且不知情的李世民,还在显德殿偏厅商议国事。
此时,李世民坐在软塌上,刚刚看完一卷奏折,随手递给中书令房玄龄,叹道:
“你们看看吧,从武德元年到武德九年,连年征战,致使国库空虚。而今,每年还要向突厥人送去大量财物,这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啊!”
房玄龄看完奏折后,若有所思地道:
“陛下,按理来说,太上皇陛下执政这些年,大唐的国力不应如此,是不是有核查不明的地方?”
“纵使有核查不明的地方,也不会相差多少!”李世民无奈摆手道。
“这....”
房玄龄与杜如晦对视一眼,后者瞬间会意,当即朝李世民拱手说道:“陛下,正所谓,失之毫厘,差之千里。依臣之见,国库还是得交给咱们的人清查为好。”
李世民闻言,想了片刻,点头道:“此言有理,你且说说你的意见。”
“是,陛下。”
杜如晦再次拱手说道:“据臣所知,原来秦王府和天策府的僚属,在陛下登基之后,虽然进入朝廷,开始掌管朝政。
可是像尚书令这一级,也就是左右仆射,仍然由太上皇那些老臣来掌握,应该说,我们还不能彻底的掌握朝政!”
“说得对啊!”
李世民眼睛一亮:“这些老臣是越来越跟不上咱们新政了!”
“但是。”
说着,他又想起什么似的,眼睛一暗:“这些老臣都是太上皇亲自安排的,这也是他的退位条件之一....”
“事情已经过去半年多了,我们也应该有新动作了!”
长孙无忌眼睛微微一眯,沉声道:
“半年多以前,我们解决了息王和海陵王。他们那些人,现在已经是我们的人了。那么,也是时候解决太上皇那帮老臣了.....”
听到这话,李世民深深看了眼长孙无忌,却没有表态,而是又看向房玄龄,杜如晦二人。
眼见二人皆沉默不语,又抬手指着长孙无忌道:“你!吏部尚书!”
“朝廷上上下下的官吏,都归你管!”
说着,缓缓从座位上站起来,边走边说道:“我们可以想想办法,做一些事情,然后转圜一下,将太上皇那帮老臣踢出去,彻底掌握朝政!”
“那.....陛下的意思是?”房玄龄试探着问道。
李世民脚步一顿,有些好笑地说道:
“你们是朕的臣子,理应由你们为朕想办法,怎么反倒问起朕来了?”
“呃....”
房玄龄闻言,不禁满脸尴尬。
这时,却听长孙无忌又道:“陛下,臣有一句话,不知当讲不当讲!”
“呵!”
李世民呵了一声,笑道:“这里又没有外人,有什么不当讲的?难不成,你长孙无忌,也要跟朕见外?”
“臣不敢!”
长孙无忌连忙拱手说道:“臣的意思是,自古政法不分家,若要转圜一下,不妨从修改法律开始....”
“哦?”
李世民闻言,眉毛一挑:“说来听听!”
“回陛下,虽然武德律比隋朝律宽简一些,但陛下执政之后,采取的大政方向是与民休息,所以,臣觉得,可以再宽简一些.....”
“妙!”
李世民眼睛大亮,不由拍手称赞:“妙啊!”
房玄龄与杜如晦闻言,面面相觑。
他们都知道李世民对长孙无忌的器重,却从未见过如此睿智的长孙无忌。
或者说,在他们的认知里,长孙无忌一直是一个不贪功,不自傲的中庸之人。
虽然颇有计谋,但也算不上一个很好的谋士。
可是如今,就连他们都没理解李世民的意思,长孙无忌却一点就通,实在令人刮目相看。
“嗯,无忌此谏议,深得朕心。”
李世民满意的点了点头,然后看向长孙无忌,笑道:“这么着吧,就由你,联合中书令,大理寺卿,修改律法!”
“啊?”
长孙无忌面色一诧,心说我就提个谏议,可没说参与啊!
还有,承乾那小子也没说让我参与啊!
“不是陛下,修律是中书令的事,臣这边还有很多事要忙,您看....”
“哼!”
还没等长孙无忌说完,李世民就冷哼打断了他的话,板着脸道:“朕将你们视为心腹,肱骨之臣,在朕眼里,能办大事的,只有你们。所以,办朕大事的,不分官职!”
“这....”
长孙无忌语塞,下意识看向房玄龄,后者微微摇头,示意他不要再说了。
李二陛下在他们面前,从来都是说一不二的,也就魏征能劝谏几句。
不过,他们恐怕做梦也想不到,李二陛下这次修改律法,宛如打开了潘多拉魔盒。
如果说,李二陛下在历史上,最大的污点是什么,恐怕很多人都会说玄武门之变。
其实,玄武门之变也就在普通老百姓心中算个污点,对于后世的政治人物来说,玄武门之变根本不算什么,毕竟哪个皇帝没杀过几个亲人?
曾经的大汉棋圣,不也开创了文景之治,被后世称赞吗?
所以,李二陛下真正的污点,是改史。
而他改史的内容,也不是玄武门之变,是他父亲李渊。
在《旧唐书》中,他将李渊改成了一个无能的君主,是靠着他一己之力,才有了大唐的天下。
虽然真正的历史不会掩盖李世民的功绩,大唐也确实是他打下来的,但李渊绝不是无能的君主。
至少从太原起兵,到关中建国这段时间,消耗的全是李渊几十年的政治资源,至于到了关中之后,不可否认的是,确实是靠人家李二陛下打的天下。
所以,大唐的天下,准确来说,是李渊父子相互成就的结果。
李二陛下改史,也确实是他的政治污点。
“你们都听着,法律是给老百姓穿的衣服,太紧了不行,太松了也不行,所以,朕才让你们多人议论修订。”
说完,李世民又环顾三人道:“这宽,这简,老百姓要容易懂,官吏容易执行,而且一旦定下来,不要轻易改动,明白吗?”
“明白。”
三人对视一眼,异口同声。
........
就在这时,殿外忽地传来一道声音:“启禀陛下,魏征求见!”
李世民愣了一下,而后摆手道:“宣他进来!”
“诺!”
殿外应诺一声,很快,一身青袍的魏征就走了进来。
“臣,魏征,参见陛下!”
try{ggauto();} catch(ex){}
“免礼!”
李世民笑着摆了摆手,道:“魏征,你有何事见朕啊?”
“回禀陛下!”
魏征行礼道:“臣奉陛下之命,谏议朝政,今日朝会,陛下对太上皇执政时期的政令,做了一些删改。
臣回去之后,反复思忖,觉得‘罢四方贡献’这条,不易删改过快,否则会让地方觉得,陛下朝令夕改,影响新政实施。”
“朕怎么朝令夕改了?”
李世民顿时有些不悦地道:“让各地进贡奇珍异宝,如果朕没记错的话,好像是武德八年,太上皇生辰前下的令吧!”
魏征躬身道:“陛下记得没错,但臣想问陛下,今夕是何年?”
“放肆!”
长孙无忌怒喝一声,斥道:“魏征,你当陛下不记年月吗?而今乃武德九年!”
“那敢问吏部尚书,我大唐的疆域有多大?”魏征淡淡道。
“这....”
长孙无忌愣了一下,正准备反击。
就在这时,李世民摆手打断了他:“好了,无忌,朕已经明白魏征的意思了!”
“以我大唐现在的疆域,政令传达,最近的地方,一日内可以传达。最远的地方,要数月才能传达。这一来一回,算起来,确实不易删改过快....”
“但是。”
说着,他话锋一转:“就近的地方,还是要通知他们,不要再进贡奇珍异宝了!”
“陛下英明!”
四人异口同声道。
“呵呵....”
李世民淡淡一笑。
这时,杜如晦又道:“陛下,适才谏议大夫提到了年月,这马上就要到明年了,是不是应该议定新年号了?”
“嗯,克明说得对!”
李世明笑着颔首:“太上皇登基的时候,定武德为年号。显然,武德这个说法,在和平年代,已经不太妥当了!”
说完,环顾四人道:“诸位爱卿对新年号,可有想法?”
“这....”
四人对视一眼,纷纷陷入沉思。
片刻,房玄龄率先开口道:“陛下以为,天佑如何?”
“这不太妥吧!”
李世民还没有表态,杜如晦就接过了话头:“这好像是把责任推给了上苍。
关键是,不能显示陛下要治理天下的决心啊!”
“我所指的上苍,乃宏大之上苍,混沌之穹苍,你说他混沌吗?有之则无,无之则有!”
“但是万物生息,都要靠他护佑!”房玄龄笑着解释道。
“嗯....”
李世民点了点头,却没有表态。
房玄龄又接着道:“天子,乃上苍所赐,我大唐天下,也要靠这样的上苍来护佑!这有何不可呢?”
说完,扭头看向李世民。
却见李世民若有所思地道:“天佑,护佑,嗯,用倒是可以用!”
“但是,还是不能表达朕的心思!”
房玄龄默然,再次陷入沉思。
李世民看了他一眼,又笑着道:
“克明说得对,年号是表现新政的一个途径,年号取好了,百姓就可以知道,我们朝廷的意愿了....”
话音落下,禁不住看向角落里的魏征,道:“魏征!你来.....”
“陛下!臣有话说!”
“嗯?”
李世民愣了一下,有些诧异的看向长孙无忌,心说你们两个这是杠上了吗?
不过,长孙无忌之前提的谏议,深得李世民的心,让李世民不禁生出一种期待,这次会不会又是不错的谏议。
虽然他很想听听魏征的谏议,但长孙无忌都主动成这样了,他也不好驳了长孙无忌的面子,于是笑着点头:“好,你再说来听听!”
“是,陛下!”
长孙无忌欣喜拱手,接着道:“文王演义,孔子作易传,易传说,天下之道,贞观者也。这个贞字,是中正的意思,这个观字,是显示的意思,所以贞观二字,有显示中正的意思。
孔子又说,政者正也,夫子的意思是,以身作则是政治的根本,陛下,臣以为,贞观显示中正,是治理天下的根本!”
此言一出,魏征瞳孔猛地一缩,瞬间扭头看向李世民。
却见李世民满脸惊喜:“贞观,显示中正,好,说得好啊!”
不是陛下!
他说的是我的词儿啊!
魏征一脸郁闷。
长孙无忌这厮是我肚子里的蛔虫吗?怎么我想什么,他就说什么?!
“呵呵...”
眼见魏征的脸色黑成了锅底,长孙无忌得意的笑了笑,心说让你在我面前装逼!
若非我有好外甥,差点就让你出尽了风头!
这可是年号啊!
怎么能让你一个外人来定呢!
想到这里,长孙无忌又趁热打铁道:“所以,臣的建议是,新年号,可否用贞观?”
“嗯....”
李世民点了点头,然后环顾众臣,道:“你们觉得如何?”
“陛下圣明!”
“哈哈哈!”
李世民仰头大笑,显然是对长孙无忌的表现非常满意,不禁赞叹道:“无忌,想不到你有如此大才!”
“这些年跟在陛下身边,耳濡目染多了而已!”
长孙无忌谦虚地躬了躬身,心说我的好外甥,诚不欺我啊!
接下来,陛下是不是应该考虑右仆射的事了?
一想到那个梦寐以求的位置,长孙无忌就满心期待。
然而,就在这时,殿外再次传来一道声音:“陛下!我要上呈陛下!”
“嗯?”
李世民眉头一皱:“何人在外喧哗?”
“启禀陛下,是国子博士,聚贤馆教习,孔颖达!”
一名宫侍连忙进殿禀报。
李世民微微一愣,下意识看向四位大臣,只见他们面面相觑,似乎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。
“宣他进来!”
李世民沉声下令。
很快,孔颖达就满脸悲愤的走进了大厅:“臣,参见陛下!”
“孔博士这是何意?汝熟读儒家经典,怎么不讲礼数?”
“回陛下,不是臣不讲礼数,实在是皇子们太难教了,臣请辞聚贤馆教习!”
“你什么意思?”
李世民眉头大皱,显然有些生气。
但孔颖达根本不管不顾,直接就将课堂上发生的事,一字不漏的讲了出来。
惊得君臣五人一愣一愣的。
好家伙!
不立太子,要亡国!
他们怎么敢说啊!
只见李世民猛然从座位上站了起来,怒气冲冲道:“朕的剑呢?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