繁体版 简体版
八三看书 > 历史军事 > 明末边军一小兵 > 第506章 大决战(上)
八三看书 www.83ks.net,最快更新明末边军一小兵!

崇祯十四年九月十七日,清晨。

天气有些阴冷,北风一阵接一阵,从松山堡到石门山的路上,烟尘中,奔来了一群快马。

这队人马在风尘中急速赶路,蹄声桀桀,为几个大将,正是宁远总兵吴三桂,山海关总兵马科,密云总兵唐通。

唐通神色疲倦,早没了往日那种油头粉面的形象,马科更是脸色青灰,只有吴三桂的腰杆挺得笔直,北风吹来,不时拂动他厚绒貉子皮的丝绸斗篷。

乳峰山、女儿河北岸的清军撤退,引起明军极大关注,种种迹象,都证明清军,就将在近期对明军动大战。

王师该如何应对?是否要借这个时机与清军决战?加上皇帝圣旨催促,或许就在今日,是战是峙,洪承畴等人,就要作出决定。

胯下的马匹喷着白气,马科缩着脖子,一路行来,他面无表情,几乎不一言,虽然神情萎靡,不过他浮泡的三角眼中,仍然浮动着毒蛇似的,阴冷森寒的精光。

自石门山之战后,马科一直心情不好,虽因努力作战,受到洪承畴等多次表彰,不过山海军损失严重,士气低落,各将怨言,每每让马科心烦意乱。

当日的渡河之战,马科与唐通同时过河,大军堪堪过岸,对面留守的汉军固山额真刘之源,二十门神威大将军猛射,山海军就几乎被火炮打得溃散,急急退了回来。

唐通的密云军也在北岸被满蒙铁骑围攻,结阵自保,幸亏吴三桂救援,才险之又险退回。

此后小凌河战事,以吴三桂宁远军为主,马科与唐通敬陪末座,基本属于打酱油的角色。然吴三桂也非等闲之辈,他率军冲杀在前,有什么战事。也不会忘了马、唐二人。

以吴三桂在辽东根深蒂固的势力,二者也不好违抗,二镇各营军队,尽皆轮流出战。在小凌河两岸与清军胶着拼杀,然月余来,战事始终难以进展,二镇将士都是身心交瘁,怨声载道。

眼看决战在望。大战一起,凶多吉少,未来如何,马、唐二人都没有把握,唯有吴三桂信心满满,他眼望云天,对解围锦州,救出舅舅祖大寿充满信心。

快马如风卷残云奔驰而过,很快到达松山堡的总督行辕。

此时很多官将都己经到达,如援剿总兵左光先。辽东总兵刘肇基,协守总兵孟道等人。乐鼓中,络绎不绝的,还有文武大员陆续进人辕门,按照品级,在大厅内或坐或站。

蓟辽总督洪承畴,并没有如往常一样押轴出场,而是早早坐在椅上,凝神细想什么,他的身旁。还有监军张若麒,王承恩,天使王德化诸人,有一句没一句交谈着。

看马科。唐通,吴三桂等人到达,又前来拜会,洪承畴脸上露出笑容,对马科与唐通温言夸赞几句,然后看着吴三桂道:“长伯。大战将致,正是吾辈报国之良机,你英杰之身,大有可为。”

他的语中,颇有些意味深长的味道,吴三桂郑重施礼道:“多谢洪督教诲,三桂明白的。”

兵凶战危,大战意味着危险,同样意味着家良机,特别杨国柱的封伯,让很多人看到希望,吴三桂同样如此。

石门山之战起,他大军表现出众,内有辽东豪门底蕴,外有洪承畴等人支持,或许锦州大战结束,他很有机会更上一层楼。

看洪承畴对吴三桂如此亲切期盼,马科眼中嫉妒的神情一闪而过,再看看厅中,辽东各官各将大部到达,只有王斗一系的官将还迟迟不见身影。

他冷哼一声,这王斗架子越来越大了,他心下又嫉又恨,自己戎马一生,连个伯都没封上,这小子何德何能,都可能封侯了。

当日王德化宣读圣旨,马科在旁听着,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,王斗一下子成为太子太保,镇朔将军,宣府镇总兵官,不但爵位上,就连军职差遣上,都名列众将之。

现在松山各处,都在议论王斗可能封侯,还有杨国柱被封为伯爵之事。

每当听到这些言论,他就感觉脸上火辣辣的,心下的不平怨恨,便是倾九江之水都难以洗去,特别王斗现在被拜为援剿大总统,可以名正言顺地节制山海军的人马。

马科还听到风声,王斗在辽东之地,不但领近二万强军前来征战,在塞外,更有偏师一只逼来,人马高达十万。

听到这消息,马科惊惧胆战,怎么想也想不明白,王斗哪来的这么多兵马,怪不得皇上对其越器重。

总督大厅,前来议事的文武官将越来越多,监军张若麒坐在位上,他抚着自己长须,也有些心不在焉。

近期他得到的京师信件,还有各方消息,皇上决心己下,本兵陈大人,各方压力下,态度也转向决战。总督洪承畴,连本兵的命令都不敢违背,还敢违抗圣旨?所以前日皇帝圣旨一下,他们也快速转变态度,只是……

王斗仍然态度不明,当日圣旨后,不论洪承畴,张若麒,王德化、杨国柱等人,都或明或暗拜访过王斗,旁敲侧击,试探他的态度,然而王斗半点口风不露,只言议事时便知。

这让张若麒心下惴惴,对他来说,他前来辽东的唯一目的,就是贯彻执行兵部尚书陈新甲的意思。

他因为陈新甲缘故,才与王斗站到同一条船上,现本兵态度倾向决战,若王斗仍然坚持相峙,自己该如何是好?

王斗成为宣府镇总兵后,更加上他岳父成为宣大总督,大同总兵官王朴,山西总兵李辅明,第一时间向王斗靠拢。杨国柱虽然封伯,还有以王斗为的味道,神机营前营副将符应崇,同样如此。

东协总兵曹变蛟,前屯卫总兵王廷臣不用说,甚至连辽东总兵刘肇基,都有向王斗靠近的意思。

他更拜援剿大总统,与总督洪承畴平起平坐。威望越高,自己这个监军,也是因为王斗支持,才能在辽东威风八面。若王斗坚持相峙,就等于违抗皇帝与兵部尚书的命令,那自己还要与之站到一起吗?

思前想后,张若麒心乱如麻。

忽然,厅外一阵骚动。门官高喝道:“援剿大总统,忠勇伯王斗,忠贞伯杨国柱到!”

就听二门内应声如雷,堂内外的鼓乐更用劲吹打起来,张若麒不知不觉起身,看看洪承畴他们,同样站了起来,还有两侧官将,所有人等目光,都看向了门外。

门官一层一层的喝应。出洪亮的声音,激昂的鼓乐中,一群盔甲整齐的大将昂然而入,为一人,正是援剿大总统,镇朔将军王斗,他身旁一人,却是援剿副总统,镇北将军杨国柱。

还有大同镇总兵官王朴、山西总兵李辅明、辽东总兵刘肇基、东协总兵曹变蛟、前屯卫总兵王廷臣、神机营前营副将符应崇诸人,紧随其后。

光光这些人的兵马势力。就占了辽东援军的大半,而这些人又以王斗马是瞻,从这里可以看到,靖边军在辽东的势力威望。也可以想象,王斗的态度,对这次的议事多么重要。

看王斗龙行虎步,按剑而行,他的脸上,带着自信又从容的微笑。很多人心中,都生出大丈夫当如是的念头。

无数人的目光注视,总督与监军群起迎接,这一刻,王斗达到武人荣耀巅峰。

吴三桂的脸上,现出羡慕的神情,马科拳头悄然握紧,洪承畴清隽的脸上,则有种说不出的意味。张若麒突然觉得心中空落落的,他现自己只是狐假虎威,而王斗,才是真正的实力与威望。

在众人复杂目光注视下,王斗昂然走到近前,与洪承畴等人施礼寒暄,然后坐到高高上位,与洪承畴左右并列。

此时三声炮响,乐声停止,整个总督行辕鸦雀无声,所有厅中,文武大员,都向上的王斗与洪承畴行报名参拜大礼,方才躬身落座,恭候训示。

很多人的目光,还偷偷看向上的王斗,大明多少年了,这是第一次武人与文人大员,高居并坐,很多人心中,都是滋味难言。

而刚才王斗进场时的情形,也看得王承恩与王德化神情复杂。王德化作为宣旨天使,时逢其分,暂时留了下来,也蕴含观察监督的意思,他坐到客座,而杨国柱,则代替了王斗,坐到武将第一位。

王斗坐在位上,他的手掌宽厚有力,放在两边靠手上,他静静看着下方各人。

从这个角度看下去,下两列,各文官武将的神情看得一清二楚,他们或羡或嫉,或热切或期盼,或不以为然,或面无表情,一一在握,这便上位者的滋味?

王斗忽然有些恍惚,当年自己穿越到大明,在靖边墩为生存苦苦挣扎的时候,那时的自己,不会想到有这么一天吧?

各人落座,都看向上的洪承畴与王斗。

洪承畴咳嗽一声,他锐利的目光,向下众人扫视一遍,方才缓缓道:“本督受任以来,深受皇恩,诚惶诚恐,惟有一死以报圣上,今奴贼猖獗,百姓受难,唯遵照前旨刻期会剿,以靖地方,诸君如何,皆可一一道来。”

厅内无声,所有人都齐整整看向王斗,洪承畴虽决意遵旨,与东奴展开决战,然援剿大总统王斗不同意的话,这仗,还是打不了。

打,或是不打,关键要看王斗的意思。

众人等待同时,洪承畴也是不过声色看过来,不知为何,他内心有些紧张。

万籁俱寂,众人期盼中,就听王斗浑厚沉稳的声音缓缓说道:“洪督所言甚是,时机己到,可以与奴决战了。”

一时间,厅内满满堂堂的官将都松了口气,团团露出笑容,此时辽东最有战斗力的军队,便是王斗的靖边军,若王斗抗命不战,他们都不知道该如何是好。

弥勒佛似的王德化先开口赞道:“忠勇伯忠义可嘉,屡建功勋,当为众军之表率……与奴决战,确实时机己到。”

他哈哈大笑,那种欢喜,是出自内心的。

若王斗坚决抗旨,他都不知该如何向皇帝复命。毕竟前来辽东途中,他听说辽东援军,唯有王斗不赞成决战,坚持与奴相峙。

他大笑的同时。忽然感觉有些悲凉,他是司礼监掌印太监啊,此时却要拍一个武夫的马屁。忆起当年,大太监刘谨、魏忠贤等何等威风,比起他们。自己就象一个孙子……

不过王斗如此威风,交好他,也是一个明智的选择。

张若麒同样大大松了口气,也是大赞:“忠勇伯力保社稷平安,戍边征战,劳苦功高,真乃国之栋梁,三军之楷模。”

厅内各文官同样赞声如潮:“忠勇伯高义……”

“忠勇伯明见万里……”

“忠勇伯……

“忠……”

王朴与符应崇在下同样一松,大军自与贼奴相峙,都是疲惫劳累。此时皇帝圣旨到达,大加封赏,正是士气最高的时候,若王斗违旨不遵,他们也不知道能否坚持。

不过靖边军不动,他们也不敢乱动,然抗拒皇令,又让他们心下忧惧。虽与王斗结为一体,在王斗升任宣总兵后,更加逢迎拍马。不过要违抗皇令,他们还是心下惴惴,眼下的结果再好不过。

王朴挥臂高叫:“忠勇伯说得不错,与鞑子决战时机己到。眼下王师气势如虹,正是合力一击,消灭贼奴的时候。”

符应崇连忙附合,东协总兵曹变蛟,前屯卫总兵王廷臣同样赞同,王斗高升援剿大总统。任为宣府镇总兵官,更有可能封侯,他们羡慕眼热的同时,也为王斗感到欢喜。

援剿总兵左光先囔囔道:“某早就不耐烦了,与鞑子决战,打个干脆。”

辽东总兵刘肇基、山西总兵李辅明,也是缓缓点头,出言肯定。

王斗一言而出,立时便有一呼百应的气势。

洪承畴,邱民仰等人目光闪动,不过洪承畴面上还是一副温和从容的神情,他温言对王斗道:“本督听闻一些消息,忠勇伯有数万大军,正从塞外逼向奴贼义州等处?”

一时堂内目光,都聚在王斗身上。

对于这个消息,辽东各官各将也是关切非常,不过塞外信息杂乱,有传言王斗逼来大军有十万,或是数万,或是数千,具体有多少,各人知之甚少。

看众人期盼神情,王斗略一沉吟,也不再隐瞒,他袒然说道:“是有万余精兵,正在塞外扰掠烧杀,以乱奴贼盟友之心。想必此时大军,己逼向科尔沁,或是义州等处。”

温方亮的大军,由于离锦州等处太远,便是时时以哨骑联系,王斗也不可能第一时间掌握他们行踪,只得依事前方略推断。

不过哨骑得知,因在塞外收获丰富,出塞的军队,己经人人有马,机动灵活,行动非常快速。

此言一出,厅内众人皆欣喜若狂,靖边军之锐,天下皆知!众人也知道,王斗军中,还有温方亮,高史银等几个悍将,此时他们皆未到辽东,看来便是领军出塞的人选了。

虽然王斗有擅自遣军出塞的嫌疑,不过那是王斗与朝廷的事,这消息确实的话,对此次的锦州大战,大明方的胜算就增添不少,怪不得各人欢喜。

洪承畴含笑道:“好,有忠勇伯此言,本督就更放心了。”

他看向王斗的目光,有敬佩也有怜悯,为了大战的胜利,王斗可谓机关算尽,耗费大量精兵不说,擅自遣军出塞,还容易引起朝廷的猜疑,为了国事,大明武人能达到这一步的,很少很少。

张若麒抚掌大赞:“怪不得哨骑回报,贼奴营中北虏惶惶,原来是老家被抄了。”

他欢喜的同时,笑容也有些僵硬,忠勇伯此举虽是为了锦州大战,为了大明得胜,只是……

看来锦州事了后,自己还需与王斗保持距离,免得将来惹祸上身。

王承恩与王德化脸色越加复杂,厅中大部分将官,倒没想那么多,只对靖边军出塞之举充满佩服。

大明百年来,这是第一只明军大规模出塞,对虏的震慑是无以伦比的,换成他们,部下战斗力先不谈,对塞外形势,各人都是两眼一摸黑,不说打仗,迷路的可能性就高达九成九。

当然,如马科等人,则是心中一喜,这王斗嚣张过头,擅自出塞,好日子快到头了。

而到这个时候,不说吴三桂,便连马科与唐通,都对决战不再迟疑,众人异口同声喝道:“请洪督与王大总统授以方略!”

洪承畴站起身来:“好,此次大战,关乎国运,吾等世受国恩,当戮力奋战,有作战不力者,本督定严劾治罪,决不宽贷!”

他看向王斗:“忠勇伯老于战事,本督向来佩服,便请忠勇伯为众将解说,本督在旁洗耳恭听,拾遗补缺。”

他慷慨的将决战大军的安排布置,交由了王斗,一是在打仗上,他确实不如王斗,二在洪承畴内心中,他隐隐猜测王斗己是昙花最后,或许锦州大战后,等待王斗的命运不会美妙,作出一个高姿态,对自己有益无害。

说实在,被一个武人压制得喘不过气来,让洪承畴心中不悦,此时隐隐松了一口气,大明,最终还是文臣的天下。

……

老白牛:明天中午十二点,还有一章。(未完待续。)

温馨提示:方向键左右(← →)前后翻页,上下(↑ ↓)上下滚用, 回车键:返回列表

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