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武英殿的路上,李晋调笑道:“莫不是吃醋了?”
“来,给朕笑一个。”
董浅梦的脸上勉强挤出一个笑容。
“陛下就不要取笑微臣了。”
先前董浅梦在林琉璃的寝宫之中沉思,想到了一件颇为细节的事情。
当初她对董媚儿起了疑心,就让军机处插手太医院的事情,命人严密注视翠微宫中的动向。
但在这个过程中,没有发现翠微宫中有人拿走了藏红花。
由此可见,当初李晋误食的藏红花,是出自其他妃子。
后宫中的女子,诸如朱里真、金璐璐等人,都是本族或者本国需要大秦的保护。
她们自己知道,就算诞下皇子,也不可能继承大秦的皇位。
自然不会参与后宫的争斗,以免彻底触怒李晋。
藏红花的事情,除开自己和董媚儿外,整个后宫,就只有三个人可能会参与。
董璇、苏映雪以及……林琉璃!
李晋不依不饶地抱住董浅梦。
“莫不是看见兰妃的肚子,你想要给朕生个孩子?”
察觉李晋作乱的大手后,董浅梦心中一慌:“陛下,这里人来人往的……”
此处是通往武英殿的道路,过往的太监宫女不知道有多少。
以
董浅梦的性格和教养,怎么可能允许李晋在这里乱来。
李晋的手拦在董浅梦的腰间,整个人贴在董浅梦的身上。
“既然浅梦不愿意,朕自然不会强迫你,先回武英殿吧。”
“微臣没法走路了……”
李晋手势一变,一把将董浅梦抱起来:“那就让朕抱着你走。”
说着,大步向武英殿的偏殿中走去。
刚进偏殿,外面忽然传来一道刺耳的声音。
“陛下,陇西奏报!”
李晋的手一顿,董浅梦趁机起身劝说李晋。
“陛下,陇西的急报不是小事,要以国事为重。”
陇西的白莲之乱虽已平定,但陇西大地上依然活跃着不少白莲余孽。
除开白莲余孽,前后长达数月的战争,涉及到数百万的民众。
李晋可以想象如今的陇西已是一片狼藉。
听到董浅梦的话后,李晋伸手抚了抚董浅梦的脸颊。
“朕今晚定要吃了你!”
一句话完,李晋立即起身走向正殿。
董浅梦整理了一番被李晋弄得有几分凌乱的衣服,连忙跟上李晋的脚步。
等董浅梦到正殿时,李晋已经把侯传庭送上来的奏章看完了。
“传召苏正康、胡谦、赵丕、左文忠、陆辉、
潘芮、章庭君、李敏速速入宫。”
董浅梦疑惑地望向手中捏着奏章,眉头紧紧皱成一团的李晋。
从当御前女官到现在,董浅梦还是第一次见李晋如此惆怅。
两刻钟后,先前被李晋点名的大臣悉数站在武英殿中。
苏正康看了眼董浅梦,见她一脸迷惑,不由得开口道:“陛下,陇西出什么事情了?”
李晋将手中的奏章递给一旁的董浅梦,缓缓地闭上眼睛。
董浅梦快速地翻看了一眼奏章,眉宇瞬间锁了起来。
随即走下御阶,将手中的奏章递给苏正康。
苏正康看完后,一言不发地将奏章传给站在身旁的赵丕。
“朕给你们一刻钟的时间,如果一刻钟内,你们拿不出相应的措施来。”
“朕不介意让你们去陪陇西的百姓。”
在杀官员方面,李晋向来诚实守信。
他说要杀死的官员,都不能活着见到第二天的太阳。
撂下了这句话,李晋低声喝道:“谨保。”
一个小太监站出来小声说道:“陛下,厂公在处理东厂事务,不在武英殿外。”
“砰。”
李晋一巴掌狠狠地拍在桌子上,声音中夹杂冰冷的杀意。
“告诉谨保,一盏茶的功夫来
不了,就让他自己去体验昭狱中的刑具吧!”
谨保刚进武英殿,还没来得及跪下,一盏热茶劈头盖脸的泼了过来。
其武功已臻化境,此刻却连运功的心思都不敢提起来,硬生生地被泼了一脸茶叶。
“奴婢有罪。”
“说一声有罪什么用?陇西的百姓就不用死了吗?”
“朕建立东厂,是要你们做朕的眼睛,做朕的耳朵!”
“你们呢?”
“你们让朕变成了聋子、瞎子!”
“奴婢不知道陇西发生了什么事情。”
李晋随手抓起面前桌上的笔架向谨保砸了过去。
一击之下,头破血流。
“陇西都已经出现易子而食的现象了,你这个厂公竟然还一点都不知道?”
“朕养着你有什么用?”
殿中的几个大臣听到易子而食时,本就无奈的表情中多了几分苦大仇深。
谨保这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。
即便感受到额头上流淌下来的血液,也不敢伸手去擦,诚惶诚恐地说道:“奴婢该死!”
“奴婢马上重新派人去陇西。”
“你还跪着做什么?还不赶紧滚去做事!”
谨保一刻不敢停留,向着东厂狂奔而去。
李晋深吸一口气,看向了殿中的
众人。
“朕给了你们这么长的时间,都想好应该怎么做了吧?”
从经济上说,陇西的人口密集,又是大秦重要的产粮地之一。
若陇西持续混乱下去,必将影响整个国家的财政税收。
从政治上说,陇西若乱下去,整个帝国的西北将会彻底陷入无休止的混乱中。
刚被平定的白莲余孽必然会死灰复燃,活不下去的灾民必然演化为起义。
陇西是大秦的龙兴之地,若陇西出了问题,李晋没有颜面去见大秦的列祖列宗!
从军事的角度来说,陇西是勾连大秦与西域三十六国的咽喉之地。
若陇西的问题持续恶化,李晋想要征服西域三十六国就是一句空话。
最重要的是,陇西是大秦重要的兵源地。
这里的百姓若因为活不下去举起手中的刀,哪怕李晋有一批装备热武器的新军,也不好应付。
率先打破沉默的是潘芮。
“陛下,苏家愿意拿出黄金万两,帮助朝廷稳定陇西的局势。”
平定白莲教动乱的时候,苏家就拿出了三万两黄金。
这一次又是一万两,显然伤筋动骨。
“苏家的功劳朕记着了。”
扫视了一圈殿中的大臣,李晋继续问道:“你们呢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