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英殿中一片沉默。
就在李晋想要让董浅梦宣布退朝时,陈之道忽然开口道;“陛下,臣有本奏。”
“讲。”
“臣以为,应当提防陇西百姓前往巴蜀道、剑南道。”
陈之道的话一说出来,朝堂上顿时响起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。
允许陇西百姓前往陇西附近各州郡自寻生路的方略,是陛下亲自定下的。
陈之道是想死还是不想活了,竟敢提出这样的建议!
“朕不喜欢哗众取宠的人,你要是给不出合理的理由,知道是什么后果。”
陈之道对李晋躬身一礼,站起身来侃侃而谈。
“上一次京城中出现大理余孽叛乱,在皇上的英明神武面前,叛乱很快就平息。”
“但除了毁损了大量建筑之外,京城中还有不少百姓受到波及。”
“好在京畿地区常平仓中的存粮丰富,又有工部协助,臣尽力安置灾民,才没有发生大动乱。”
“如果在臣治理这些问题时,再有灾民从外地流亡而来,臣能否应付。”
“臣昨日思考半日,最后得出的答案是,不能!”
听到陈之道如此直白又平静的剖析,李晋陷入了沉思。
陈之道是十数年
前的状元,靠谨小慎微的性子,游离朝堂上的派别外。
当初董疏机做大时,陈之道不曾向董疏机靠拢,如今也不曾向苏正康等人靠拢。
能坐稳京兆尹的位置,完全靠着自己的小心谨慎与颇为出众的做事能力。
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,此人惫懒,若没有人在后面催促,绝对不会主动负责事情。
今日忽然站出来,事出反常!
“准了!”
“朕允许巴蜀道、剑南道刺史只理会本地,不许陇西百姓进入这两道。”
“但常平仓中的粮食要送过去。”
巴蜀虽然经历了前次的西陵江战事,但巴蜀是天府之地,土地肥沃,粮食充足。
群臣哗然,一个个看向陈之道的眼神都变了。
原本大家以为陈之道是在自寻死路,谁能想到李晋竟采纳了陈之道的建议?
“无事退朝。”
片刻后,群臣们山呼万岁,准备离开武英殿。
“京兆尹陈之道留下。”
“市舶使潘芮留下。”
听李晋的声音后,两人停留在大殿中。
李晋率先看向陈之道:“你自己交代还是朕让人去查?”
陈之道扑通一声跪在李晋的面前。
在发表那一番言论
之前,他就想到了可能会发生的情况。
“臣与巴蜀道刺史蔡恒乃是连襟。”
“他是你的连襟,你才为了巴蜀道、剑南道进言?”
陈之道直言不讳道:“之前,陛下并未没有问臣……”
“朕不点你的名,你就不站出来?”
“臣惶恐。”
“你惶恐?朕怎么没有瞧见你惶恐?”
陈之道在地上跪着,脸上的表情没有丝毫的变化。
“臣心中诚惶诚恐,以至于身体肤发僵硬,不敢有所动作。”
“行了,别在朕面前耍嘴皮子功夫。”
“回头收拾一下东西,别在京畿中待着了。”
陈之道深深一拜:“臣明白,回头臣收拾了东西就去陇西。”
“朕说让你去陇西了吗?”
陈之道一愣,小心地问道:“那陛下的意思是?”
“你在京兆尹位置上有几年了?”
“五年。”
大秦的官制,三年算是一任。
每经过三年,政绩突出者、吏部评价优良者,可得升迁。
“回头你进宫,担任东阁大学士,如何?”
老一届内阁中的官员,董疏机如今在家养老。
蓝修、周亥、严必武等人已被李晋诛杀殆尽。
再加上李
晋建立了更加亲近,没有具体职级的军机处。
剥夺了内阁参与奏章的审批权力,如今的大秦内阁可以说是名存实亡。
看到今日陈之道在朝堂之上的表现后,李晋想起了大秦建立内阁制度最重要的一项作用。
以备咨询!
董浅梦、潘芮等人固然与自己亲近,处理一些杂事没有问题。
但这些人身上有一个致命缺陷,与朝廷之中资历深厚的大臣比起来,他们没有太过实际的政治经验。
很多时候能起到的作用仅是让李晋的旨意更好实行,但查漏补缺的事情做不到。
今天看到了陈之道后,李晋再一次萌生了动用内阁的想法。
他动用内阁,只能起个以备咨询的作用。
将陈之道这种本身惫懒,不催促就不做事的人放在身边,自然最合适。
他本身谨小慎微,又会察言观色,不会惹自己生气。
做官为政的经验丰富,能起到对自己的想法查漏补缺的作用。
陈之道欣然领命道:“臣遵旨。”
“能放得下手中的权力?”
内阁学士听着身份高,但有李晋在,又有军机处分权力。
基本上能正常发挥的作用只剩下给李晋查漏补缺
。
与京兆尹这种手握大权的关键职位自然比不了。
“大学士的俸禄比京兆尹高,平日中能得到的赏赐也多上几分,臣自然满意。”
李晋登基这么长的时间,陈之道还能继续在京兆尹的位置上坐下去。
一方面是他有能力,只要李晋给他一鞭子,马上能顺顺当当地把事情做好。
另一方面则是陈之道虽乐意与朝中的官员交好,但他有底线,不贪污,不结党。
“朕允许你领两份俸禄,京兆府的事情不能落下,但每天下午需进宫一个时辰。”
“臣谢主隆恩。”
“行了,滚吧。”
陈之道站起身来,对李晋一躬身,才缓缓退了出去。
李晋将目光转移到满眼疲惫的潘芮身上。
看样子潘芮昨天离了皇宫后,一直在忙着动员苏家人,同时准备让商队运输粮食的事情。
李晋对着潘芮招了招手,示意潘芮过来。
潘芮倒是不扭捏,径直过来坐在李晋的腿上。
整个人趴在李晋的身上,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曲线瞬间让李晋血脉喷张。
“陛下,苏家的黄金准备好了。”
“三支商队已准备充分,枕戈待旦,只等着户部的粮食到位。”